營運項目

服務項目:

A:
-SBIR計畫
-技術處相關補助計畫
-工業局相關補助計畫......等計劃書撰寫!

B:進入科學園區申請

收費方式:,通過才付
費用:補助款的15%

聯絡方式:

E-Mail: amcleobyron@gmail.com
Mobile:0986-393189
林金榮 (Leo Lin)

地址 :台北市延平北路2247252樓之9
統一編號:53319981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專家傳真-ICT產業浮現轉型訊號


專家傳真-ICT產業浮現轉型訊號

  • 2011-12-02 01:34
  •  
  •  工商時報
  •  
  •  林金榮
 在面對外在環境劇烈改變時,警覺性高的業者必然會積極調整以為因應。在台灣近年最成功的例子就是A-team:自行車業者選擇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改造提高品質,對抗外移大陸吸力趨勢所帶來的成本降低,而成功登上國際巔峰。台灣ICT產業鏈目前正面臨外在環境的嚴苛考驗,近期也浮現轉型的訊號!
 半導體產業中,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指的是同時擁有IC設計能力及生產能量的業者,Intel就是全球歷來最強的IDM廠。Intel最大的競爭對手AMD也在無法承受獲利不佳痛苦深淵中轉型,把晶圓廠切割出去而轉型成IC設計業者。
 以完整的流程看,從產品構思設計到生產出來上市,耗時約2年,期間所耗費的人力與金錢相當可觀,基本的經費需求單位都是億元計。若所推出產品不為市場接受,結果就是投入的時間與資源都白費,確實沒幾家IDM能受得了多次的失敗!
 為降低風險,幾年來許多IDM廠把生產部份處理掉,僅留下設計的部分,把生產的部份委託專業代工廠。此一作法,不但活化IDM廠資產,將出售晶圓廠所獲資源,進一步投入更多應用領域的技術研發,而提升獲利,同時也由於專業工廠(如:製造廠台積電、封裝廠日月光、測試廠晶元電)的專業化,進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就在IDM解構,專業代工廠浮出檯面,設計IC的門檻大幅降低,IC設計業者也因而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帶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與物美價廉的ICT產品且擴散到其他產業帶動技術創新與擴大產值。
 專業代工業者則因為IC設計業者的大量出現,服務多元化的客戶,在營運上可透過規模經濟而降低製造成本,透過價格降低吸引更多IC設計公司的投片創造更高獲利。當然,後來也由於國內專業代工廠積極投入先進製程與技術開發,以國際級的先進製程為標竿而持續進步,進一步吸引其餘IDM業者減少工廠的投資,進而將更先進更精密的設計業務交給台灣。這樣的正向循環,正是國內晶圓整個供應鏈能夠持續在國際代工業務及技術上持續領先的原因。
 隨著全球大環境的不景氣,技術及產品週期大幅縮短,原本僅出現半導體產業的產業專業分工現象,近年卻已經開始悄悄地在ICT系統廠中出現。對系統廠而言,若所設計的產品不受市場接受,所有投入資源將成浪費、重者危及公司營運生存。但是,系統廠商又不能停止設計、可是產品又不一定會成功。幾次失敗後,系統廠就不一定有足夠的資源投入產品設計。當年出現在IDM的問題,同樣再次浮現。
 為因應系統廠的此種困境,產業中已經發現一種新型態服務業,或許暫稱之為「解決方案業(solution house)」。解決方案業的主要營運業務,在於設計新產品,也就是提供產品「功能設計」給系統廠商。其運作模式有兩種,第一是解決方案公司主動提供產品概念與產品雛型,系統廠作產品市場與製造可行性評估。第二是系統廠找幾個解決方案公司告訴方案公司系統廠想推那種產品,請解決方案公司提出規畫案。系統廠就主要專注在生產管理與行銷。
 解決方案業的浮現,對系統廠的效益就如同當年IC設計業與專業代工廠的關係一般。系統廠將可以因而減少人力與研發的投入,研發的風險轉嫁到方案公司。由於解決方案業者的浮現,新產品的開發與評估將更因而更專業化,開發新產品的風險降低、獲利也可能因而提高。
 IDM的裂解,造就台灣IC設計業與專業代工廠,更協助台灣20年來ICT產業的發展盛況。目前台灣整體ICT產業正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若政府可以挑幾個未來台灣有機會切入的垂直應用領域,透過政策適時引導國內系統廠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加速解決方案業提供垂直應用系統方案的數量與成功率,或可有效解決目前ICT產業「毛三到四」的產業現象!